楊公風水之尋龍點穴風水墓相
- 古代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人類對自然的依附、順應關系,人脫離了自然就會出現(xiàn)問題。人們在對自然的總結中產(chǎn)生了的風水思想,“入土為安”、“天人合一”是……
業(yè)務詳細
古代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人類對自然的依附、順應關系,人脫離了自然就會出現(xiàn)問題。人們在對自然的總結中產(chǎn)生了的風水思想,“入土為安”、“天人合一”是這一思想在喪葬上的反映?!霸帷弊?,形象地說明了這一觀念:死后入土,上面覆以植物。今天可以在很多墓地看到,祭奠活動后人們把鮮花灑落在墓碑上或在墓碑周圍種花植樹,“葬”這一古老的傳統(tǒng)習俗仍然延續(xù)。

當代人越來越重視居住環(huán)境。購屋置地之前要選位置、看周邊,那么應該為故去的人選擇什么樣的“居住環(huán)境”呢?尤其是當前墓地以公墓的形式集中安置,許多人心中希望為逝去親人選擇一塊風水好的福地的心愿能實現(xiàn)多少呢?
什么是墓相
墳墓有吉兇之分。舉凡有開遙東西,一定有相,相就是形,就象家有家形家相,或者人有人形人相一樣,墳墓也有墓形墓相。
墳地風水墓相的作用和影響:在墓相學上,把墳墓比喻做樹木來加以說明。樹木,除了有根、干及枝葉之外,還會開花結果。在墓相學上的象征意義,如根主墳 墓、干主雙主、花主繼承、果實上主子孫等。因屬于根的墳墓,就像樹木依靠根部吸收養(yǎng)分以供其成長的原理一樣,與家庭的繁榮有密切之關系,所以沒有墳墓的家 庭,必定會招來衰運。子孫的繁榮,往往與好的墳墓有直接關系。因此,建造墳墓時,務必要選擇吉相,而避免兇相。
所以我們能夠幸福地生活,完全是祖先所賜予的,倘若沒有祖先的話,也就沒有我們的存在。我們應該經(jīng)常感恩圖報的心情來祭祀祖先,才能與子孫之間產(chǎn)生一種溫曖的連緊。換句話說,只要您重神祖先,將來您的子孫也一定會重視您。
介紹選擇墓地的一般風水原則
依山傍水的原則
依山傍水,青山綠水是人們普遍向往的優(yōu)美環(huán)境,也是好墓地的基本原則,反映在風水學說里的就是“山主人丁,水主財”,意思就是擇山,可以令后世人丁興旺;擇水,可以令財源滾滾。石為山之骨,水為山之血脈。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。水是生命之源,山有了水才有了生命,沒有水的山就仿佛沒有靈魂,所以風水有言:有山無水休尋地,未看山時先看水。由此可見,“山主人丁水主財”是考察墓地風水最簡要,亦是最精辟的總結。一些注重理氣的風水理論講求藏風聚氣,所謂:“風水之法,得水為上,藏風次之”(《葬書》)認為水面越大,聚氣越厚,財富也就越厚。
前朝后靠左右抱的原則
“左青龍右白虎,前朱雀后玄武”恐怕是人們在墓地聽到比較多的話,這是風水對墓地的周邊地形的總結,實際上就是四面環(huán)山,中間是一個寬敞的盆地,風水所講的“穴”就在這個盆地里,四面的山,風水上叫做“砂”。這個地形在前面說到的“ 葬”字上也有體現(xiàn),就是葬字下面的“廾”(發(fā) 音拱),意思是雙手捧著,雙手并在一起捧著,形成了一個中間凹陷的穴窩,古人認為這就是一個好的葬地,所以說葬字本身就體現(xiàn)了古人的殯葬觀。陵園背后的靠 山,有利于抵擋冬季北來的寒冷,前面的朝山,應矮于靠山,既像供奉,又似兒孫朝拜,連綿不絕的小山,猶似很多人立在前面,這種形勢在風水上叫做“百官朝立”。中部的平臺,形似文書案,風水上叫做案山。
陵園背有靠山,左側青龍山,右側白虎山??可胶妥笊?、右山構成了一個太師椅的形勢,山中來水如一條玉帶,緩緩流過。遠朝近案前面先是文書案,書案前面是百官朝立,具備這樣的自然條件,那么就可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墓地了,安葬先人尸骨,后代非富即貴。
屈曲蜿蜒的原則
過去的四合院,寺廟,對著大門都有影壁,現(xiàn)代人裝修的時候也比較重視玄關的設計,影壁和玄關都是應風水而產(chǎn)生的,而不單單是為了好看漂亮。它們的作用就是避免直通,阻擋正面沖撞而來的煞氣。墓地如何擋住煞氣呢?風水原理主張“直則沖”、“曲則順”,道路要屈曲,山水要蜿蜒,就是彎彎曲曲。曲徑通幽不僅有風水所講的實際效果,而且還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,如江南的園林建筑,都體現(xiàn)了這一審美心理。
明堂開闊的原則
古代有人出了名、當了官或者發(fā)了財,人們往往會議論這個人祖墳的風水,稱之為:地靈人杰。風水認為明堂開闊有利于孕育人材,發(fā)展事業(yè),因此既要“登山看水口”,還要“入穴看明堂”,明堂是指墓穴前面要有一片廣闊平整的地方,明堂開闊,生機勃勃,才能前途無量。反之,墓地不宜設在窄小局限的山谷。
回歸自然的原則
現(xiàn)在的城市規(guī)劃里,墓地離城市越來越遠。為什么不離城市近一點呢,去掃墓祭奠還方便,豈不更人性化?包裹在高樓大廈中間豈不更現(xiàn)代?不然,陰宅的風水與陽宅恰恰相反,都市人主張人車合一、人機(計算機)合一、工作第一、效率第一,墓地則講求自然第一,天人合一。
上風下水的原則
墓地講究“上風下水”,“上風”即風吹來的方向,“下水”即水流走的方向。
黃泥粘土的原則
要使得先人骸骨干爽黃凈,不入木根蟲蟻,這便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。中國天運風水學理認為,要使骸骨干黃,墓穴首先要做到造葬合時運,巒頭與理氣統(tǒng) 一,擇吉與立線統(tǒng)一其次穴地還要有適合的土質結構和正確的巖層走向。一個好的穴場,表面應該是細密光潤的黃泥粘土,粘土底下是干爽的變土層,變土層土質不 但新鮮光潤、不含生物存活的養(yǎng)分,而且空氣不易穿透,雨水不易滲入,能聚地熱。就墓地的巖層走向課題,風水先生,在勘宅實踐中總結出:巖層只有入山走向的 穴地才適宜造葬,巖層出山走向的穴地不適宜造葬。
尋龍尺是既古老、又新穎的工具,有譯為占卜杖、魔占棒,也被地理風水界稱為探龍針、尋龍尺等。它的原理是古老的,它被使用的時間幾乎和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,而用現(xiàn)代技術來制造它,卻可以更方便、更靈活、也更便宜,人們常常用尋龍尺來尋龍點穴風水墓相。
龍穴受孕于天地靈氣,日月精華,宇宙磁場的影響,經(jīng)過千年,或是幾千年龍,幾萬年,或是更長的時間,形成格局,格局中暗蘊一股精氣,這種精氣運動形態(tài)萬千,有時形如刀削斧刻之木,粗獷偉岸之中不缺其細膩。有時似精雕精琢之珠,圓潤豐腴卻不泛其雄渾,變化莫測,多姿多彩。
尋龍點穴風水墓相龍形成時因其形態(tài)不同,組織結構也不同,組織結構不同其表現(xiàn)形式也不同,表現(xiàn)形式不同運動的過程也不同,運動的過程不同最終產(chǎn)生的功效更不相同。國際風水設計院院長皮潮東老師按四個步驟論龍,其獨特見解是有科學道理的。
他的理論是:一,結構形式;二,表現(xiàn)形式;三,運動形式;四,旺衰形式;最后在這四個步驟驅使下產(chǎn)生神奇的效果。
尋龍尺尋龍點穴風水墓相之巨蟹入海
(一),結構形式古人將 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種元素概括自然界的萬物。龍水精氣,正是這五種元素的最高結晶,而龍體的基本元素是由“土、石、氣、水”組成,因氣動脈沖下結構各異,又有了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行分類。
1、水龍:
有勢若江河;浪濤起伏,上下翻滾,層層疊疊,波瀾壯闊。有勢如澈泉;平靜如鏡,柔和明潔,幽靜有情。有勢如高山飛瀑,飛瀉而下,激流濺出銀花萬朵。遠遠看去,如白練懸空。真是疑是銀河落九天。水龍隱形也不盡相同,有的在江河之中,有的在湖泊之濱,有的在沼澤之間,有的在稻田之內。
2、金龍:
有的其峰似鐘,有的其形似釜,有的其貌若鼓,有的其勢若乳,有的象佛頂金光。若乳者渾圓秀美,溫柔敦厚有彈性,晨昏細辯,周邊必泛紅氣,似少女的乳暈,美輪美奐。似鐘鼓者,雄渾蒼勁,有時四維四正略有一陷,在此處伏地側耳聆聽,似有鐘鳴,鼓樂,鏗鏘之聲如撥動琴弦。象頂者勢同寶殿佛座,金光漫溢,慈祥而又威嚴。慈祥凜然不可侵,威嚴魔邪不可褻。聲響之處正是金龍凝聚之地。關注璞玄居士。
3、木龍:
其形如鉗,曲植分明,發(fā)動時巨人抱鼎,兩臂微張有力。有的長短不一,似巨蟹的雙鉗,大鉗就是“青龍”碩大健長有力,小鉗就是“白虎”短小而墩厚靈活。遇獵物雙臂左右環(huán)抱,雙鉗緊攝。有時高矮一致,迤邐而行,不偏不倚,形同一頂皇輦,宮侍左右開障。倘若遇勢相顧盼首環(huán)抱,所抱之處就是木龍凝聚之地。
4、火龍:
其勢如刀戟林立,一峰獨秀之時宛如畫戟橫山,三尖鼎立,峰巒鬼異雄峻,就象刀削斧劈。有的似斧戟飛舞狀,鋒芒中隱其真氣,如火焰上竄,遠遠看去有紅氣蒸騰。有如若彎刀偃月,勢凌滄海,子夜真氣緩緩滲出,月光下一片湛藍?;瘕埦湍墼趦蓺庹趄v之間。
5、土龍:
土龍雄厚寬闊,圓滿豐盈。行走時平緩舒展,少有起伏跌落。有的宛若大象臥于山崗,只見其背,弧線流暢。有的似鯨浮海面,其脊平整,線條畢直。有的如一條荒垣,亙擔于大地。止盡處就是土龍凝聚之地。